技术文章/ article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动物模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动物模型

更新时间:2018-09-13      浏览次数:216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动物模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临床上一种获得性综合征,它可由各种不同的原因引发。临床上DIC主要表现为由微血管血栓形成和栓塞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出血、休克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代表了临床病理的一系列连续的严重表现,其主要特征是血管内凝血机制激活后,其局限性或代偿性控制进行性丧失。DIC的发生及发展机制十分复杂,许多影响因素至今仍未阐明。无论在何种原发病或何种因素诱导下发生 DIC,机体凝血系统活化均既存在顺序性级联反应的特征,也存在正、负反馈使凝血反应放大或受到限制的特征。 DIC时通常显示纤维蛋白分布在多种器官中,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的原因。抗凝治疗是阻断DIC病理过程的重要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抑制广泛性微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防止血小板及各种凝血因子进一步消耗。为恢复其正常含量、重建正常的凝血与抗凝血平衡创造条件。因此,建立理想的 DIC动物模型,用于实验研究非常重要。

1 高分子右旋糖酐诱导大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

(1)复制方法  体重为250~400g、10月龄雄性Wistar大鼠。按30mg/k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注射戊丨巴丨比丨妥丨钠麻醉,大鼠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皮肤常规消毒与去毛。无菌手术暴露颈动脉、静脉,分别插管。用130g/L高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为480000)按15ml/kg体重的剂量经颈静脉注射,1min或3min注完。于给药*min及给药后10、20、30min进行微循环观察,经显微电视录像观察回肠下段肠系膜血管(包括一二级微动脉和一二级微静脉)流态以及微血流流态、血细胞聚集情况;给药后30min时,经模型大鼠颈动脉取血作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并进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R试验);主要观察指标:模型大鼠微循环积分值、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相对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裂体细胞检查。注射后30min麻醉处死大鼠,分别取其肺、肾、心等组织经10%甲醛溶液固定后,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形态学观察。

(2)模型特点  模型动物微血管流态变化突出,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后流速变慢、血细胞淤滞、聚集、微血流呈粒缓流,出现严重的微循环障碍。用田牛氏微循环加权积分标准计算流态积分值,发现模型大鼠流态积分值明显高于实验前和正常对照动物,这些变化细动脉比细静脉更明显。造模后,模型动物血小板黏附率、聚集率明显增强,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与正常动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模型动物3R试验均为阳性。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模型大鼠可见纤维索性血栓和混合血栓,尤以肺内多见,其血涂片可见大量裂体细胞。本方法复制的大鼠DIC模型属于急性型,其特点为凝血因子的消耗性减少、继发纤溶系统的亢进、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的明显障碍。本模型制作方法简便,应用范围广,效果稳定。

(3)比较医学  本模型的致病机制是当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后,模型大鼠微血流积分值升高,血流变慢;血液流动性的异常,导致了机体血管舒缩功能的紊乱,为DIC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此时无论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还是血管舒张、血流淤滞,都不利于促凝物质和活化凝血因子从局部清除,而有利于纤黏蛋白(FN)在局部沉降。此外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后模型动物的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性均明显增强,导致机体血液动力学出现异常。由于血液动力学异常和血流阻力的变化密切相关,当血黏度增高时,血流阻力明显加大,其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微循环的明显障碍,导致组织细胞包括内皮细胞的损害,进而加重微循环障碍,如此恶性循环推动模型动物DIC的进展。本模型的疾病特征与临床患者的DIC类似,适用于DIC药物治疗和药物筛选方面的实验研究。

2 脂多糖诱导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

(1)复制方法  体重2kg左右雄性新西兰兔,按30mg/kg体重的剂量经耳缘静脉注射戊丨巴丨比丨妥丨钠麻醉,麻醉后将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颈部皮肤常规消毒与去毛。颈部正中无菌手术作一切口,钝性分离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动脉远心端,用18G静脉插管针穿刺并固定,以备留取标本用。按2.5mg/kg体重的剂量经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分2次注射给药,间隔1h,每次脂多糖注射时间约为10min。注射脂多糖前及注射后2、4、6h分别采取兔血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抗凝血酶Ⅲ、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检测。并于造模结束时麻醉处死动物,取心、肺、肾、脾与肝组织,用10%甲醛溶液固定,作常规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

(2)模型特点  注射脂多糖后,模型兔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下降,血清FDP无明显变化。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模型兔的心、肝、肺、肾、脾脏均可见微血栓形成,肺组织中尚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3)比较医学  DIC是一种弥散而隐匿的血管内血液凝固现象,它可导致机体凝血因子不断消耗,临床上可造成患者广泛出血。本模型制作过程中,当注射脂多糖后兔的静脉穿刺部位有渗血,30min时动物出现呼吸频率明显增快、紫绀,血小板数量呈进行性降低,APTT明显延长;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心、肺、肝、肾、脾组织内均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证实静脉注射脂多糖可成功复制兔DIC模型。但模型动物血FDP无明显改变,表明脂多糖引起的DIC以消耗性凝血为主,纤溶活性改变不大;同时模型动物注射脂多糖后2、4、6h后APTT均显著延长,提示脂多糖诱发DIC过程中机体内源性凝血途径被启动,此时体内可通过外源性和内源性途径生成凝血酶,后者有广泛的促凝血和促血栓形成作用。本方法复制的DIC模型显示纤维蛋白分布在多种器官中,可导致模型动物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模型DIC表现与临床上人类发生的DIC相似,可用于DIC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方面的实验研究。

021-56570878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24 上海申知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214号-2   sitemap.xml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