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总理指示,为医护人员加薪!
点击次数:1392 发布时间:2017-10-13
总理开会谈公立医院和医联体改革,医改又有下一步部署!
10月9日,总理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医疗联合体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并对医改的下一步指出了方向,在薪酬、按病种付费、医联体、多点执业等方面都做了进一步要求。
一、为医务人员加薪
在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方面,会议先提到要改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要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牵头制定方案扩大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推动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
目前,公立医院薪酬还是分为两部分人群,一部分是编内人,一部分是编外人,也就是合同工。尽管他们承担了大量业务,也为医院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薪水、职称等待遇还是与编制内人员存在差距。
而此次总理亲自对公立医院薪酬改革做指示,要求“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也让同工同酬的医护看到了希望,只要干得多就拿得多。
另外,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二、重点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
对于按病种付费,在今年年初,发展改革委会同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发出了《关于推进按病种收费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工作。
要求各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都要选取数量的病种实施按病种收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2017年底前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各地要抓紧制定推进按病种收费的实施细则,于2017年6月底前向社会公布并组织实施。
现在离年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次会议中,更是明确指出统一确定100个以上的病种,重点推进按病种付费改革。看来按病种付费这项工作将会越来越广泛、深入地推行开来。
三、10月底前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医联体建设
完善配套政策,10月底前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医联体建设,鼓励民营医院等社会办医疗机构及康复、护理等机构参与。
制定相应考核办法,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方式,通过设置不同报销比例等措施推进分级诊疗。
四、大放开,医务人员医联体内执业无需备案
前不久,辽宁的“公立医院医生可兼职”的政策引起了业内关注,医生多点执业在公立医院这一端口的通道被打开,为想多点执业的医生解除了后顾之忧。随着对多点执业的不断鼓励支持以及医联体的日趋完善,多点执业在未来将会发展为常态,人才资源将进一步共享。
五、经典名方崛起
在10月8日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当中,在中药审批方面又进一步放宽,要求经典名方类中药,按照简化标准审评审批。
此次会议更是提出,要结合现代科技,大力发展和应用中医药。
六、推动“互联网+医疗”,推进家庭医生服务
加快推广远程医疗、预约诊疗、日间手术等医疗服务模式,推动在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就诊卡和诊疗信息共享,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医疗便民惠民服务。
七、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要继续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逐步将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解决1亿多外出农民工和广大“双创”人员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结算问题。
目前能够异地结算的医院,大都是*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在这方面还未有过多涉及,而对于外出打工、双城生活等的人群而言,想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一些小病之时,基层医疗机构却不能提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相对影响了基层医疗的患者流量,也带来异地基层就医的不便。
而这次总理在会议上的指示,就切实地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方向和策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基层同样需要被重视起来。
另外,积极引入商业健康保险,提高异地就医集中地区医保经办服务能力。在9月7日的卫计委发布会上,就提到了引入中国人寿、中国银联、腾讯公司等社会力量破解制约结算的瓶颈问题。引入商业保险,可以有效缓解医院汇款慢、垫付紧张的局面。
改革不断深入,思维越发灵活,我们唯有加紧脚步,紧跟时代,才能在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